找到相关内容277篇,用时1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常用佛教名词英译

    Qingliang 清凉 Sengyou 僧祐 Sengzhao 僧肇 Shandao 善导 Shuanglin Fu Dashi 双林 Wenyi 文益 Xiaozong 孝宗 Ximing ...Madhyamaka school:龍樹(Nagauna)所建立的一個哲學派別,以闡述空性的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為基礎。 蓮花生 Padmasambhva (藏文Guru Rinpoche):於第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75854124.html
  • 三教平心论

    道者命之极。两教对立以交摄。则先天性命之妙始全。是释道二教未尝不同也。之诗曰。道冠儒履佛袈裟。和会三家作一家。是三教未尝不合为一也。今独优佛教而劣儒道。岂前贤之意哉。殊不知。前贤之言前贤之方便耳...道人。蠕动之物犹不加害。况为枭獍之事乎。嫁取之礼。尚舍不为。况为禽兽之心乎。何乃引离欲之上人。匹聚尘之下物。毁慈之善众。比不祥之恶鸟。以道人为逆种。以梵行比兽心。害善亦何甚乎。云。西域胡人因泥而生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83155866.html
  • 弥勒净土法门集(1)

    悬远,名既湮灭,唯有无著,天人共知,感慈氏化,堪受诸教。  六、中国的弥勒菩萨  (一)、南朝的 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载:“善慧士者,婺州义乌县人也。齐建武四年丁丑五月八日,降于双林乡宜慈家...与汝毗婆尸佛时同发愿。今兜率天衣见在,何日当还?”因命临水观影,见圆光宝盖。士笑谓之曰:“炉(革+备)之所多钝铁,良医之门足病人。度生为急,何思彼几乎?”嵩头陀指松山顶曰:“此可栖矣!”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3755944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1)

    的影响为士大夫审视儒家经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,从而使儒学研究从汉唐经学的繁琐训诂考据中解放出来,成为活泼泼的观察体验与心性证悟。黄庭坚云:“若解双林()此篇,则以读《论语》,如啖炙自知味矣。不...四部丛刊》本。按:《心王铭》见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三○。  [71]《扪虱新话》下集卷一《李翱问药山如何是道》。  [72]同上上集卷四《读书须知出入法》。  [73]罗经《鹤林玉露》乙编卷三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5056018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4)

    禅宗常用的话头,比喻将教条式的佛经文字化为活泼自由的心灵证悟。如《碧岩录》卷七第六十七则《讲经竟》:“这个就中奇特,虽是死蛇解弄也活。”就吕本中而言,可能有得于宗杲的“看话禅”,从《慧普觉禅师...1997年。  [61]见《石门文字禅》卷首。  [62]《石门文字禅》卷三《送朱泮英随从事公西上》。  [63]同上卷一八《枣柏画像赞》。  [64]同上卷一九《郴州乾明进和尚舍利赞》。  [65]同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5656021.html
  • 无瞋即是戒 心净即出家

    ?因为你做到了无心,「无心则无戒,无戒则无心。无佛无众生,无汝及无我,孰为戒哉」![42]  不过,「无心」并不是心若死灰、形同枯木,而是以平等心来对待一切,抛弃利益分别之心。《心王铭》说:「欲...那么,什么是妄语呢?  《大佛顶首楞严经·卷第六》告诉我们,妄称自己已得道果的行为就是妄语,是名副其实的妄语!经中说:「六道众生,虽则身心无杀、盗、淫,三行已圆,若妄语,即三摩地不得清净,成爱见魔,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44556063.html
  • 学佛无他唯求见性,欲求见性必须观心

    心法门   观心法门乃我佛金口所说,故不待多言。历来祖师大德亦是贯彻佛之宗旨,向学人传授观心法门。   宝志公《大乘赞》说:“不解即心即佛,真似骑驴觅驴。”   《心王铭》说:“了本识心,...》)   不但禅宗如此,密宗亦是这般。莲花生应藏王太妃之请,开示即身取证简要之法曰:“因果业报,须信非虚,生死事,无常迅速,应求解脱。先寻择金刚喇嘛,以为依止。虔颂四皈依,誓心不退。发菩提心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656523.html
  • 禅苑蒙求卷之中

    廿七)   梁武帝请讲《金刚经》。   才升座,以尺挥案一下,便下座。   武帝愕然。   志公问:“陛下还会么?”   帝云:“不会。”   志公云:“讲经竟。”   老卢幡动  ...一指头禅,一生用不尽。”言讫奄化。   提婆赤幡   (《碧岩》二)第十五祖迦那提婆   初得法已,至巴连弗城。闻诸外道欲障佛法,许之既久,士乃执长幡入彼众中。其幡八尺竿长丈二,于彼而立更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0856639.html
  • 读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》札记

    梁朝时之所作也”,下讫《颂圆成》末句“不废示迷津”。后附梵文音译《大身真言》、《随心真言》、《心中心真言》(仅存1行,似未抄完)。此本共525行,行3至20字,存诗颂49首,附智者制歌5首,发愿...敦煌诗歌的文献价值及其坐标点作用,亦可省去读者翻检之劳。   注 释  ①参见张勇著《研究》,巴蜀书社2000年出版,第260页。张著未列P2039、P3600等卷号。  ②此本详细叙录见王卡《...

    张锡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2356992.html
  • 禅思与诗情

    宣扬禅宗观念的;神会的《五更转》就是集中表现南宗观念的哲理诗。中唐时期,禅门还创造出大量署名为、宝誌和王梵志、寒山等人的通俗诗。中国佛教徒又有善诗文的传统。这与东晋以来文士名僧相互交流的风气有关...开来考察一下禅宗形成以后的文学发展的面貌,还会发现,盛唐以后的重要作家几乎没有不受禅宗一定的影响的。明胡应麟曾指出过:世知诗律盛于开元,而不知禅教之盛,实自南岳、青原兆基。考之二,正与李、杜二公并世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42558137.html